一桩疑案、一对师徒、一只令人不寒而栗又呆萌的鹅、一处精心布置的场域……当《大真探赵赶鹅2》(以下简称《赵赶鹅2》)携带着与前作相同的“基因”再度回归时,这部全景沉浸互动剧在北京演剧市场再度“爆火”,且即将开启驻场式的全国巡演。

《赵赶鹅》系列全景沉浸互动剧根据公众号“天才捕手计划”原创IP《大真探赵赶鹅》改编。《赵赶鹅1》在上演时对前身为北京市胶印厂的77剧场内空间完成了大刀阔斧的改造,以胡同、车间、仓库为建筑结构基础,力图带给观众全景沉浸式的体验。该剧讲述了20世纪90年代在北京南城南槐树胡同发生的3起连环凶杀案件。在追凶的过程中,一对师徒刑警采取完全不同的探案方式,师傅李建国偏重经验与人情,而刚参加工作的徒弟赵赶鹅偏重证据与逻辑,两种理念的分歧使二人矛盾重重,最后随着案情的侦破,真相浮出水面,二人对于法律、生命和责任都有了新的认知,隔阂消除。

《赵赶鹅2》由华人文化集团公司成员企业华人梦想、北京抓马艾克斯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北京市对外文化交流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品,故事时间则来到2005年,围绕一起烧车焚尸案,已经成为师傅的赵赶鹅与警队新人苏文静再度带领现场观众沉浸追凶:一个“查无此人”的罪犯、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最后案件真相以一种猝不及防的方式展现在观众面前,讲述着人可以为爱做出些什么。全新的案件、场景、故事与人物是为了带给观众全新的观剧体验,而全景、沉浸式、互动的观剧过程既是演出的形式,最终也构成了演出的内容。

《中国艺术报》报道认为,沉浸式戏剧通过空间的转换与处理,给观众提供更为丰富的观剧体验,赋予观众强烈参与感。在沉浸式戏剧中,舞台的边界变得模糊,固定视角的观看被消解,表演者与观看者的身份限定被打破。作品则“杂糅了经典文本、视觉形式、声音技术、形体表演、装置艺术等”,邀请观众体验一场冒险游戏。

《赵赶鹅2》在充分吸收同类作品优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对“沉浸式体验感”的营造。观众进入剧场时,一辆被烧毁的汽车摆放在必经通道处,两位观众甚至可以坐在车的后排,成为案发现场的近距离观察者与经历者。与前作相比,这一部作品更深化了“全景”的概念,将故事发生地从一条胡同搬进了空间构成更为复杂的城郊。场景设计上,对场地尺寸的运用更加合理,既满足了不同区域的表演面积,又保证演员在各个区域间自如地穿梭行动,每个场景都提供了颇具时代特征的元素。为了最大限度地给观众制造身临其境的体验,剧场内部的空间被分为5个主题区域:“好事之徒”“网上冲浪”“午夜游民”“正义使者”“中心舞台”。

化身为正义使者的观众可以与主人公共同办案,在其中发现细节、提供线索,甚至有出外勤的机会。演员的表演不再局限于中心舞台,而中心舞台也可以根据叙事与表演的需要,变化为任何地点。在大幕拉开之前,由张肖导演率领的主创团队便积极地与观众建立互动,包括但不限于邀请观众合唱风靡于千禧年前后的热门情歌;演员大量地与观众进行互动表演;部分观众在座位处拿到的档案袋里装载了尸检报告、案情笔录与案件的卷宗;部分观众的座椅上挂着的道具身份证让他们拥有了新的“身份”。对观众而言,受害者不再是舞台上的形象,而自己也不再是处于上帝视角的旁观者。

《中国艺术报》报道提出,如果说互动的建立依赖的是形式,那么参与感的获得则取决于形式与内容的贴合。对于沉浸式戏剧演出,故事题材的选择有时比故事本身更重要,而悬疑推理题材历来有着庞大的观众群。相较于前作,《赵赶鹅2》没有停留在“本格派”推理的类型化设置上。面对危机四伏的环境、不断出现的线索、令人意想不到的作案手法,《赵赶鹅1》中给出的答案是凶手可能就在我们身边,罪犯可能是那些看起来温和沉默的普通人。第二部给出的答案则是凶手也是受害者,在作案后也走向了毁灭,原本爱的动机下却开出了“恶之花”,令人唏嘘。

该剧为了达到“全景沉浸”的观剧效果,原本在前作中运用出色的灯光、多媒体及音效再次升级,对实时影像(live capture)的运用也成为了剧中的亮点。实时影像即在舞台上放置一台摄影机,演出时直接拍摄画面,并将其同步到舞台的成像面上,它不仅是一种舞台多媒体的呈现形式,更体现了一种新的观演方式。

该剧剧场内不仅有前作演出空间上方保留的主屏幕,还根据不同的道具,增设了诸如电脑显示器、汽车后备箱、警局解剖室、家中电视、鱼缸等多个区域的摄影机。摄影机数量的增加使实时影像与叙事的进程关联更为紧密。如在鱼缸后的摄影机拍摄的实时影像,透过水中的金鱼,营造了王家卫式的影调处理,将故事中王立志与陈莹莹两个角色爱情萌发的过程,以一种直播的方式呈现在观众眼前。当下的我们身处于读图、直播、短视频迅速发展的时代,观众对戏剧的期待与要求有了更多元化的欣赏诉求。在这个意义上,该剧不仅有着较好的视听效果,还在努力提升着与时下更贴近的沉浸式观演的美学追求。

实时影像的运用突破了舞台空间的限制,使观众能够更近距离、多角度地观察到演员的表情和动作,如汽车后备箱的视角放大了演员的惊恐与剧情的惊悚,安装在巡逻队员身上的摄影机增添了窥视感与悬疑感,主屏幕画面呈现的同时,这些新增的实时摄像头,既完成了制作实时影像的任务,又作为不同环境中关键道具与视角,使导演获得了一个在舞台上制造蒙太奇效果的机会:通过影像呈现与舞台演员表演的裁剪与拼贴,赋予当下的情境更大信息量与别样的观感,最终满足本剧多空间与多视角的叙事追求。

《中国艺术报》报道指出,《大真探赵赶鹅》系列在演出市场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年轻观众群中颇受好评,这并不只是一次简单的戏剧改编,而是抓住了年轻观众最熟悉和期待的元素:视觉体验、身份改变、悬疑推理、情感沉浸、参与互动等等。该系列的成功,不仅是一次出色的戏剧演出实践,同时带动了周边文化产业,促进其逐渐成为一个文化地标,为沉浸式互动剧演出推动文旅融合作出了有益的探索。